發布時間:2017-06-15 14:37:57
標簽:
瀏覽(31935)
孩子們在老院的午休時光
在后宰門東村80號的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,孩子們萌萌地趴在地毯上,有的呼呼大睡,有的左右亂爬,有的在撥弄著玩具……這是他們在老院度過的一個午休時光。彩虹樓外,工人正在忙著搬運物資,八輛大巴車也陸續到位。
“這是我們第二次長途搬家了。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創建于1951年,1954年遷至南京市后宰門東村80號,建院以來已收養社會上孤兒近1.8萬人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健康的孩子比較多,這幾年收養的孩子殘疾率達到99%以上,甚至有個孩子剛來的時候身上有13種疾病。”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院長朱洪表示,照顧這些孩子,要綜合養育。
“這次長途搬家主要原因是老院的功能區不夠、空間不夠大。比如,自閉癥孩子沒有相應的功能室來治愈。康復科功能不完善,有些孩子發音不行,需要特別的康復方法。”為了保障車隊順利,南京市交管局特別安排了一輛警車沿途開道。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,為了確保孩子們安全,兒童福利院實行了一對一看護制,每一位孩子至少有一名保育員照顧,保育員們還準備了吃的喝的玩的,讓孩子們在路上開心一點。
今年49歲的陳明麗,19歲就進院當保育員,一晃30年,帶過幾千個孩子。“我們主要是照顧1到3歲的孩子。有的是心臟病,有的是唇腭裂,喂養方面要多費心思。” 一提到自己照顧的孩子,她的眼眶就紅了。在陳明麗看來,孩子雖然身有殘疾,但都是天使,“我從他們身上體會到很多快樂。”
而看到自己照顧過的孩子被領養,陳明麗既有不舍也有感動,“希望所有孩子都能走出福利院,有更好的成長環境,有爸爸媽媽的愛,外面的世界更適合他們發展。”對于保育員們來說,離開這個工作多年的地方,也非常舍不得。但為了孩子們著想,肯定得搬。
新院位于江寧區祖堂山牛首山風景區南麓,現代快報記者發現,這里鳥鳴聲聲,環境優美。在8號樓以及3號樓灰色的外墻上,有俄羅斯藝術家精心設計的墻繪。走進5號樓彩虹樓,無論是活動室還是樓梯間,墻壁上都貼著卡通貼畫,整個氛圍溫馨可愛。
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副院長周健介紹,新院建筑面積約3.2萬平方米,一共有7棟建筑,規模上比老院大了一倍。而且功能區也更多了,有培訓樓、康復樓、特教樓、彩虹樓等。其中,環境、視野的要數5號樓彩虹樓,這里也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地方。新院有不少功能室都是新增加的,“比如自閉癥治療室、沙盤室、心理咨詢室、庇護工廠、兒童超市、機器人室等,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們接受更完善的康復治療。”
彩虹樓的二樓是福利院的內科治療中心,承擔著孩子們的健康保障。此外,新院還增加了高大上的康復設備。周健表示,新院有一臺社會公益組織捐贈的德國康復機器人,“這臺康復機器人可以給孩子外在刺激,幫助孩子學習走路。”考慮到福利院搬至江寧,長期為孤兒服務的200多名義工在交通出行上有所不便,院方特意運行了交通班車,方便愛心組織、企業或個人到新院獻愛心,做義工,幫助服務孤殘兒童。搬遷后,部分適齡孤兒也將在新院所在區域入學。
“周末家庭”等你加入
此次,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新設了“周末家庭”套房。什么是“周末家庭”?周健表示,這是為了讓院里的孩子有一個正常的生活環境特意設置的,福利院面向社會招募有愛心的家庭,與孤兒在新院一起過周末,傳遞自己的愛心。周健表示,因為空間有限,只設置了三間周末家庭套房,以及一間家庭活動室,“活動室就是讓幾個家庭的孩子可以聚在一起集體活動,做游戲玩耍。”
那什么樣的家庭能夠申請?周健表示,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看,更希望招募有爸爸也有媽媽的家庭,這樣能給福利院的孩子一個正常的家庭環境去生活。此外,父母雙方身體要健康,還要富有愛心、能待得住、能跟孩子有良好的互動交流等。
棄嬰島計劃月底搬走
對于福利院的搬遷,市民很關心門口的“棄嬰島”搬不搬。2013年12月10日,南京個棄嬰安全島在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門前試點運行,成為很多被遺棄孩子的庇護所。“試點年,確實收了不少孩子,全國各地都趕來這里 丟 孩子。但現在,被丟棄在這里的嬰兒減少了很多,去年棄嬰島收了約80個孩子。”朱洪介紹說。
眼下兒童福利院要搬遷,但還沒有相關文件給出安全島的明確計劃,所以棄嬰島究竟何去何從,并不明朗。“不管目前有沒有說法,我們的計劃是要一起搬走的,沒有新政策,那就還按照老政策來,打算月底就搬走。”朱洪說。不過,現代快報記者在新院門口看到,福利院門口目前還沒有明確劃分出擺放安全島的區域。
四通搬家保障
讓您放心搬家
爽約5倍賠
期詐3倍賠
亂收費2倍賠